国家大事,惟赏与罚。
此次东征洛阳顺利同将领士卒是脱不开关系的,早在李世民将捷报传回长安时便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么一块大的利益在眼前,后方的李渊也好,李建成也罢,怎么可能不心动不眼馋呢?
洛阳这附近从他出征算起,也经营了近十月,外人很难插手,但从手指缝间漏些东西却是可以的。
虽然不知道李渊打算如何,但李世民心中早就做好了最坏的估计。
所以李世民是刻意挑这两个人的。
萧瑀,杨广萧皇后的弟弟,又是梁的皇室后人,家世高脾气硬认死理,便是李渊都要让着三分的存在,由他看管府库根本不怕有歪心思的人拿身份压人。
窦轨,是他阿娘的妻族,是他的舅舅,脾性向来刚强果断治军严酷,每逢出战往往十余日不卸甲,手下士卒一有犯错那是直接上鞭子的,唐军内部上下无不畏惧于他。
这样两个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见着大致的事情都吩咐得差不多了,李世民这才靠近杜怀信低声道:“先前少林寺那几个协助我军攻打柏谷坞的僧人你可还记得名姓?”
杜怀信一愣,倒是有些印象。
这少林寺在还没到乱世的时候,有良田百千亩,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可这少林寺的位置却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王世充称帝后直接派人抢占了少林寺的大部分田亩,因着这个,少林寺的僧人一直对王世充怀恨在心。
所幸日盼夜盼终于秦王来了,王世充眼见就要被打败少林寺当即选择依附秦王。
因为若是再晚些,他们还是什么都不做,等王世充投降了,他们被抢占的田亩不就又要尽数落到唐军手中了吗?
因着少林寺也出了力,后头李世民倒也很大方,不仅将这些田亩还了回去,还特地从自己的私库里拨出钱财帮着破旧的寺庙翻新修整。
思及此,杜怀信倒是琢磨过来了李世民的心思:“二郎是想着请些人来为城中无辜死去的百姓收殓尸骸,且超度往生?”
李世民点点头,颇有些惆怅道:“这附近除了少林寺也没什么寺庙僧人了,他们得了便宜怎么也该为这些百姓出出力。”
杜怀信沉默,开口刚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谁料突然自后头传来了匆匆忙忙的脚步声。
他诧异回头,就见往日向来洒脱风流的杜如晦此刻气喘吁吁,身上的衣袍有些凌乱,额上是来不及擦拭的汗水。
“克明,你这是怎么了,缘何这般急切?”
李世民赶忙上前扶稳杜如晦。
杜怀信落后一步,左右看了看,向一旁围观的一位百姓讨了碗水,等走到杜如晦面前时他的呼吸已经平稳了许多。
杜如晦低声向杜怀信表示感谢,拿过碗便一饮而尽,这才担忧又气愤道:“二郎可知我们那好陛下与好太子在后方做了什么?”
李世民眉心一跳,杜如晦从来没有同今日这般情绪外露过,不好的预感迅速升起。
他迅速打断杜如晦:“进屋再说。”
杜如晦是被气糊涂了,一听李世民这般说当即反应过来,随李世民与杜怀信一道入了府衙之内。
眼见四下无人,杜如晦当即道:“他们,呵,他们趁着二郎外出打仗的时候,早在四月便将河套处的五原郡与榆林郡割给了突厥!”
“由太子上书提议废丰州,绝城郭,徙百姓与灵州,割并五原榆平之地。”
“而陛下居然丝毫没有反驳,直接便同意了!”
杜如晦说着说着怒极反笑。
这桩事毕竟不光彩,没有人敢乱说,若非他有在长安做官的友人告知他此事,只怕李世民此刻还被李渊李建成父子俩瞒在鼓里。
杜怀信紧绷着一张脸,耳边嗡嗡作响,气得双手都在微微颤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那可是河套地区的五原榆林二郡!
经过这么些年的军事恶补,杜怀信早就与刚穿越时一问三不知的样子不同了。
河套向来是对抗突厥这般游牧民族的桥头堡。
更何况后世还有一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河套虽位于沙漠地区,但水草丰盛,其西北、东北、西南三角均是优良的屯田区。
按着唐朝的位置,此处在北方与突厥的对峙中是居于正中的,且平坦非常,非常适合突厥这样的游牧民族驰骋。
河套地区近处离长安不过一千多里,再远些也至多两千余里。
河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五原,在京师北两千两百六里。
榆林,去京师一千八百三十里。
而一旦丢了这两个地方,突厥再想南下便易如反掌了,这一路上哪里还有什么好防御的关隘?
突厥可以迅速渡河占据河南一地,直接将唐突双方对峙的阵地推到灵州。
若是占据灵州,突厥想要侵入关内甚至河东都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可以轻轻松松威胁长安。
灵州,于京师西北一千二百五十里。
从五原到灵州整整一千余里的防线,李渊和李建成居然就这么全然放弃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