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上她有健康可靠的丈夫,乖巧聪明的儿子,和在宫里做娘娘的女儿。
一旦薛家有意将女儿送进宫,和她的女儿争宠分恩,这份平衡就会立马被打破!
之前她用看儿媳的眼光看宝钗有多满意。那么反过来,她此时就会有多忌惮她。
只要母亲想清楚了这一层,她就该知道,让犯错的人承担应得的后果,才是这人间正道,薛蟠伏法了,薛家和贾家才能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虽然,大概率,在贾府不愿出手的前提下,王子腾还是会保住妹妹的独子……
不过这就不是元春此时该考虑的了,她此时还要交代家里最后一件事:
“抱琴这丫头陪了我一场,如今要回去了,她想散荡两年,不急着嫁人。我想着,不若让她去跟着迎妹妹,不知老太太意下如何
一则,她本就是老太太给我的人,如今回去,论理自然还到老太太处。但只怕她多嘴惯了,吵了老太太清净。
二来,她还未进宫时,就和迎妹妹处的不错,若她有造化得了妹妹的眼,日后随着一起出了阁,这终身就有靠了,咱们岂不省心”
元春进宫时,迎春还不大。元春对这个唯一的妹妹尚算喜欢,抱琴自然日日逗着她玩,勉强算是处的不错吧!
提出要跟着迎春,是抱琴自己选择,作为家生子,她的确可以选择一家子放良,去外头做良民,堂堂正正过活。
可这种日子不是谁都能过的,抱琴有信息能自己立起来,可她拖不住一大家子。而且她的父母也绝不会愿意出去。
那么剩下的路中,要么配了管事,以后继续在贾府当差;要么随着姑娘嫁出去,或做陪嫁,或做内管事。抱琴选了第二条……
在宫里时,她常常想着家里人;出去之后,她却想多考虑考虑自己!
抱琴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家人都是些没有大能为的。一辈子可能就这么点出息了。
以后的日子,只要她还呆在贾家,恐怕不管嫁给谁,那一大家子人她都都脱不开手。
甚至,她嫁的人越优秀,她的爹妈、弟妹,甚至是以后弟弟的一大家子,越发会成为她身上的累赘。
而主子的情分,是禁不起消耗的……抱琴不想为我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消耗了她这些年的辛苦。
所以她选择跟着姑娘,等姑娘以后嫁了人,回家也是姑奶奶,便是掌家的凤姐也要给几分薄面。
又有助益,又不容易被拖累,是最实在的出路。
她也想过放出去嫁个良民,但要想找个不介意她身份的良民,又不贪图她钱财,认真尊重她,互相扶持着好好过日子的男人,实在是太难了!
况且,抱琴自己也是享尽了荣华的人,这辈子从没认真洗过一次衣裳,制过一次饭食,真嫁到外面洗手作羹汤,她觉得自己吃不了那个苦。
贾府的姑娘里面,论年纪,二姑娘最合适。论性子,也是她最绵软。跟在她身边,只要不犯大错,大面上都差不了。
贾母闻言点了点头,她不甚在意抱琴的去处,只要她规矩的别给元春添麻烦,贾母乐得做好人。
抱琴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前头皇帝也恰好差人来传旨,说是让要留贾母等人的饭。
这是在给元春做脸呢,一时,得了体面的贾母王夫人纷纷笑逐颜开。
后半晌,元春的精力有些不济,王夫人和凤姐见状,都捡着省亲别墅里有意思的景致说给元春逗乐。众人都默契地没提正事。
只是临走时,元春突然问王氏,可知道王家要送哪位姑娘进宫备选。
王氏这一次拍着胸脯说,王家没有嫡亲的姑娘了,不会参与大选,让元春放心。
这话说得铿锵,元春却笑着摇了摇头,显然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不过她也没再多说,还让玉罄、柱子亲自送着贾母、王
夫人、凤姐、抱琴几人出了宫门……
一路上偷看的人很多,玉罄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回来告诉元春知道。
元春皱了皱眉头,疑惑地出声;“穗儿”
……
且说元春这里送走了贾母等人,顿觉精神困乏,靠着绣塌歇了一会儿,还梦见好多从前之事,一番心绪动荡,到晚间就不大舒服。
还没来得及传太医,就听前边传来消息,说是太上皇病了,圣架择日就要回銮,让各处都收拾起来听旨。
太上皇这病的有些奇怪,元春掰着手指头一算,距离上辈子太上皇驾崩的时间还有些日子,于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不知这症候重不重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皇朝以仁孝治国,太上皇年纪大了,生病不是小事。
且无论病况如何,作为儿子的皇帝都没有再另居他处,避暑享乐的说法。
所以,几乎是消息一传开,明园众人都动了起来。
这次出行的阵仗不小,若是摆开倚仗慢慢走,少说也要走个十天半个月。
事急从权,周高昱索性带着精锐护卫轻车简从,先一步返回皇城,元春等后妃缀在后面缓行。
比起刚来时的惬意期待,这一路甚是闷热难熬。
元春这些日子身体一直不太舒服,做什么都恹恹的,再加上舟马劳乏,越发昏昏沉沉,几乎睡了一路。
马车驶入皇城的那一天,元春精神好了些。官道平稳,不同于前几日的颠簸,行进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悄悄掀开帘子往外望去,只见御林军内外围了两层,车旁还有宫女太监步行环绕,元春这边才有动作,他们就立刻迎了上来听差。
元春看着不远处遮的严严实实的帷幕,大感无趣。想象中可能会出现的闹市街景全没有看到。
百无聊赖间,队伍转过街角,斜前方忽然伸出一株桂枝。碧绿的叶间藏着米粒大小鹅黄的花朵,一股甜香散在空气中似有若无。
元春起了兴致,招手示意前头骑马的传达官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传达官就折了一株桂枝捧到元春车前。
玉罄笑着出去伸手接了,又给了那传达官一包银子,令他赏那桂枝的主人,自己则转身掀开帘子,欲将那枝条呈给元春。
却不想,花香盈满车厢的一瞬间,元春忽然觉得肚中翻江倒海,忍不住一声呕了出来。
这一下可给玉罄吓的不清,登时缩手收回了桂花树枝,转身就要张口喊人。
电光火石之间,元春一把拽住了她,轻轻摇了摇头,另一只手还用帕子捂着口。
看着她这虚弱又难受的样子,玉罄眼里的担忧慢慢转成疑惑,逐渐变成了震惊……
眼看元春又要干呕,玉罄突然醒过神来似的,将那桂树的花枝朝外一递,扬声对外边说:
“娘娘喜欢这花的新鲜颜色,你拿去后头找个瓶子养好了,等回了钟灵殿好摆出来看……”
等到宫人退的远了,玉罄才转身回来,忙不迭地用帕子扇着,试图把那桂花的甜香驱走。
又急着给元春倒茶,想了一想,又将车窗前挂的香袋取了下来包好,袖在怀里,这才试探着问元春:
“主子……”
元春看她这手忙脚乱的样子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动,缓了口气说:
“我也拿不准,只是方才难受得紧。咱们先不要声张,这就快要进宫了,不差这一时半会的。太上皇还病着,别叫人拿住了把柄,说咱们轻浮……”
钟灵殿众人对元春的身体一向留心,尤其在皇嗣这件事情上,抱琴以前几乎是掐着手指算元春的月信。
前些日子她出去了,又兼连日事多,众人竟将这茬给忘了。
元春自己倒是记着,只是她也没有生养的经验,究竟是不是,到底也拿不准。
若是贸然说了出来,这一路缺医少药的,难保玉罄等人白悬着心,所以不如不说。
谁想那临时起意摘来的一枝桂花,会让她有这么大的反应。
玉罄愣了一会儿,强压住喜色说:“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了,就是苦了娘娘,这一路颠簸……
都是奴才该……该打,行事竟如此粗心。就不知娘娘现在感觉如何”玉罄把那不吉利的“死”字咽了回去,小心翼翼地问元春。
“还成,就是累些,回去好好歇歇就是了,不必担心……”
“那咱们一到宫里,就立时请了李太医来看!”
“嗯……”
嫔妃回宫,太医院本就要来请平安脉,也不算引人注目,元春就同意了。
谁知那不长的一段路又熬了一早上,直到当天下半晌,元春等人的马车才停到了临敬门外。
此处之后,马车是进不去的,众人纷纷弃车换轿从侧门而入,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钟灵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