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甄氏后,先不等她说话,只问了一句,她是如何看护皇胎的,就让甄氏哑口无言。
甄氏本就不得太上皇喜欢,如今上皇给她面子,全是看着她背后的甄家。因甄家得用,甄氏才有脸。
可甄氏却借着这脸面搞砸了事,康泰帝心中十分不快。
无论对于皇家还是寻常百姓来说,后嗣都是至关重要的。十个甄氏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皇孙的分量,甄氏保不住皇子,就是她无能!
李太嫔李贞贞在一旁温言细语地劝慰着康泰帝,说甄氏也不容易,毕竟是从未生养过的人,难免有所疏忽等语言。
乍一听句句是好话,其实话里话外都在讥讽甄氏不自量力,耽误了皇嗣。如今又大张旗鼓地闹着要查,便是查出什么来,对于皇嗣来说终究于事无补。
反是她插在父子两人后宫的行为实在不合时宜,弄不好言官还要有话说。
这句话唤醒了康泰帝昔日被言官指摘的不堪记忆,他这一生最是好名,如何能容许甄氏给她抹黑?于是甄氏非但没有得到康泰帝的支持,反而被好一番训斥。
甄氏跪在地下,又呐呐地将缮国公石家的功劳说了一遍,才唤回了康泰帝些微的怜惜。
李贞贞冷笑着看甄氏老调重弹,连自己都听腻味了的故事,就不知新帝能忍到哪一刻?
甄氏居然当真认为康泰帝优容老臣,天真的想要和皇帝谈感情,多么可笑!
等到人家父子玩腻了这你来我往的游戏时,他们这些所谓的世家就该祭天了。
上皇的确是好大喜功,不肯放权,可他年轻时也曾做过明君,也曾心系百姓。
如今这么大年纪了,他提拔世家与新帝对立,到底是想争权呢,还是想为儿子磨刀?
李贞贞冷笑地看着甄氏,她对那一天,简直有点迫不及待了呢!
对于褚香薇落胎一事,太上皇那边的反应,就是将缮国公家的人叫进来好生安抚,又特许石家女眷进宫探望,频频恩赏,似乎全然忘了褚香薇姓褚一般。
甄氏哭的太过痛心,太上皇那边最终还是允许她继续掺和到调查中去了,只不许她越俎代庖,落人褒贬。
甄氏得了那一句,就仿佛得了尚方宝剑一般,立刻就在宫里大张旗鼓地展开了调查,那声势可比皇后大多了。太上皇的后半句警告,全然没放在心上。
皇帝看甄氏在前边闹得轰轰烈烈,虽惹人心烦,但也算是变相给备用处打了掩护,所以也就默许了她的张扬。
甄氏逞了两天威风之后
,发现无人阻拦,越发横行无忌,以至于慎刑司哭求哀嚎的声音日夜不绝。
皇后回到交泰殿之后,有气无力地挥退了众人。
众人见她手扶额头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样,只当她是连日操劳过甚,想清静清静恢复元气,于是纷纷安静而快速地退下了。
外间,多禄公公和往常一样,打着瞌睡守着门,似乎是极平常的一天。
里面,素来温婉亲和的皇后寒着脸,冷漠地看着平时极为亲近的晏惜跪在地上,充满讥诮的声音响起:
“你就这般害怕吗?”
晏惜闻言,身子俯得更低了:“娘娘,奴婢不顶用,险些坏了娘娘的大事,求娘娘处罚!”
“那不过是一团死肉,木胎泥塑一般,有什么可怕的?值得你这般战战兢兢,险些在众人面前露了行迹!
我可提醒你,皇上那边生了疑惑,必定会让备用处介入调查,这次能敷衍过去全因众人的心思不在这上头。
可备用处不是吃素的,你要是还如今日这般自乱阵脚,不如趁早禀明了本宫,本宫打发你出去嫁人,全了这一番主仆情意。免得之后让人抓住把柄,害人害己!”皇后盯着晏惜的头顶,缓缓说道。
晏惜闻言更加害怕了!什么出去嫁人,她陪了皇后那么多年,揣了一肚子的秘密,皇后怎么可能放她出去!要出去,也只有变成尸体抬出去,那样才能保证永远闭嘴!
想到尸体,晏惜眼前再次闪现出早上那个幼小的身躯,身体禁不住又要颤抖,只好死死捏着双手,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忍住了。
那毕竟是她第一次动手,实在做不到淡然处之。
皇后曾经亲手送走自己两个夭亡的孩子,积年累月的痛苦、自责、愤恨、幽怨没有出口,心思早和当年那个许家姑娘不一样了。
晏惜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险些引起别人的怀疑。她不该有这样的反应的,因为皇后之前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亲手送走的,不该这般惊慌恐惧,可她忍不住。
“奴婢不敢,今日事发突然,实在没想到陛下会起意要看那……那胎儿,一时乱了分寸,以后必定不会了。
奴婢从小就陪着娘娘,离了娘娘不知要怎样活下去,求娘娘别嫌弃奴婢!”
皇后看晏惜说得情真意切,缓了缓脸色,叫她起来:“擦干眼泪,别让人看出破绽……”
听到这一句,晏惜就知道这一劫暂且过去了,她用手帕子随意擦了擦脸说:“多谢娘娘……”
许诗筠按了按额头,漫不经心地问:“那些事处理好了没有?”
晏惜顿了一下,轻声说“娘娘放心,咱们的法子不起眼。
那泡花盆的药只是寻常防虫的药水,东西都是在褚氏有孕以前就准备好的,连经手的人都不知道其中底细,只以为是自己没把花草伺候好才蔫了的,悄没声儿地自己就换了。
至于那书中的药粉,穗儿翻了那么多遍,多半剩不下什么了。即使有人发现,那也只是些防书虫的偏方,穗儿心中本就有恨,如今还有把柄在咱们手上,她绝不会说出去。
这两种药剂都不会对孕妇产生直接危害,只是混在一起会让人心绪烦乱,多思多虑。褚氏是自己先疑了甄太妃,才会在药物的干扰下逐渐神智混乱,心悸惊恐,与人无干。”
“刘太医那儿打点好了吗?”
“娘娘放心,刘太医今年就告老了,他的孙子才进太医院,青黄不接之时,他需要娘娘的助力。
而且,他对褚氏说的也全是实情,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鬼门关,褚氏体弱,那风险就会更大些。便是褚氏疑心甄太妃,那也是她自己想多了!”
“嗯,你做的不错,但不要大意!下去之后再将此事始末细想,确保首尾干净。慎刑司那边也要盯住了。
这后宫心明眼亮的人多,保不齐就有人留心了一些不该留心的事。若果然有这样留心的人,趁早借着甄氏的手处理了。”
“是……那穗儿呢?娘娘,她可需要……?”晏惜抬手做了一个动作,她会应害死稚子心存恐惧,可对于穗儿,就没有多少同情了。
“不必,她若在此时出事,未免太显眼了。便是死在甄氏手中,也保不齐皇上会疑心,且留着她的命吧,我还有用!”
“是……”
作者有话说:
----------------------
第18章
许大姑娘在成为许皇后之前,也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许家是地主出身,家境殷实,不缺吃穿。养到许父这一代,祖坟冒青烟供出了一个读书人。这是阖族的荣耀,许父授官的那天,许家还特地开了祠堂禀明祖宗,以示郑重。
许父少年得志,后又娶了恩师的女儿,许家出钱,恩师出力,替许父在翰林院留在京城做了个京官,小两口舒舒服服地过起了日子。三年之后,许家生下了长女,取名许诗筠。
许父读书还行,实务上面却不太通。翰林院清贵,聚集的都是一等一的能人,许父在那儿蹲了五年,进去啥样,五年之后还是啥样。
老丈人看他这样,就利索的给他动了动关系,挪到工部做了个主事。芝麻大小的官儿,看似是往下走了,不想工部的环境反而更合许父的脾气,没过多久就和同僚们打成一片。
三年之后吏部考评,许父破天荒的得了个优等,从此之后精神大振,一路往上,直爬到了从五品官衔。以农家子的身份,借助老丈人微薄的扶持走到这一步,同辈人提起他来,都要酸着牙赞一声运气好。
当然,那时谁都没想到许父的运气还能更好,人直接做了皇帝的老丈人!
许诗筠出生的时候好,她记事时正是许父官场得意时,那会儿许父许母的关系也很融洽,两人都十分疼爱这个长女。
许诗筠自幼聪敏机灵,大些时说要读书,许父就特意花了大功夫给她找夫子学诗书,对这个很有主意的长女十分纵容。
等许诗筠长到豆蔻年华,平康街街头巷尾的人家,谈起许家大姑娘时都要竖个大拇指。
可以想见,若不是后来突然颁布了选秀的旨意,等到许诗筠及笄之年,许家门槛都要被挤破。
当初朝廷选秀的旨意一颁布,许父就动着脑子想要给自家闺女弄个报病免选是许诗筠自己拒绝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