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元春不干了_奔跑的胡萝卜【完结】(21)

  褚香薇靠在床上静静地想着,如今刘氏也有了身孕,她的孩子再算不上后宫的独一份。

  之前甄太妃虽然暗示过她,小皇子出生之后,后宫必得要清净两年才好。最好等这个孩子站住了,其他嫔妃才有孕,如此方能给小皇子留足生长的空间

  可如今大家都困守愁城,皇后又格外关照清风阁,指望甄太妃去干扰刘氏的胎,简直是痴心妄想。

  褚香薇翻来覆去,所思所想都是些烦心的事。且连日里做梦,都梦见腹中的胎儿啃食她的肌骨,甄太妃去母留子,自己黄粱大梦一场空。

  褚香薇在这般心力交瘁之下,甚至不止一次的觉得这个孩子来的不合时宜。

  皇帝曾经那般喜欢她,若能徐徐图之,等两厢情好之时再有孕,那才是顺理成章,锦上添花。

  何必针灸吃药,强要了这个孩子,如今皇帝身边又有了新人,等她产后休整好,不知后宫是否还有她一席之地。

  还有腹中这个耗尽了自己所有气力心血去保住的胎儿,终究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褚香薇越想越气,觉得自己犹如海中的浮木,无可依托,不禁怔怔滴下泪来。

  穗儿也不知如何劝她,只能含泪说:“娘娘,您宽宽心,奴婢再给您读卷书!”

  说完擦干眼泪,翻开了书页。外面伺候的小太监看见这一幕,悄悄换走了窗边略显萎靡的盆栽……

  作者有话说:

  ----------------------

  第14章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时疫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尽,一声惊雷又炸响在后宫众人头上——大皇子染上了疫症。

  元春在一个雨夜见到了周高昱,他带着满身的疲惫和乏力,悄悄走进了钟灵殿,没有惊动后宫。

  元春一贯喜欢雨天,小时在家里,重重雨幕总能挡住访客的脚步,留住这一方天地的宁静与安适。

  这时候可以暂时忘记规矩和功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时间的暂停。

  抱琴知道她的脾气,也不叫人打扰她。只燃了一只风灯挑在窗格子上,元春就靠在软榻上拿了一本闲书看。风雨声声入耳,掩盖了皇帝的脚步声。

  周高昱今日心情不太好,太医刚来报了大皇子病势平稳,本该缓一口气的,他却一反常态地觉得气闷。

  再加上连日操劳,心绪不畅,于是挥退了左右随侍的人,只留刘顺子跟着他,信步在御花园散心。

  不想天公不作美,才出门一会儿就风雨大作,刘顺子怕皇帝风雨加身酿成大祸,忙哄着他往回走。

  周高昱哪里耐烦回去,瞧着与御花园毗邻的后宫,就加紧步子朝钟灵殿来了。

  元春恍惚间觉得有视线打扰,抬头一看,周高昱正站在门边眸色沉沉地往这边看,吓人一跳。

  来不及多想,元春立刻调整了状态。

  皇帝这黑脸的样子看着就不好相与,如果可以,元春此时是不愿意接待的,奈何人都走到屋门口了。只好放下书,笑意盈盈地起身:

  “皇上来了?”

  看他没有回答的意思,元春也不胆怯。自拿了风灯凑近,细细打量他身上。

  见只有大衣裳略湿,脚下倒还干净,于是也不唤人。自己抬手给他解了衣裳放一边,又将他牵到软塌上坐下,倒了一碗热茶。

  周高昱一言不发地任她摆布,看起来莫名乖顺。

  元春一瞧他这样,就知道必定是哪里生了闷气来的,偏偏这人老成持重,一向情绪内敛。生把自己憋成了一只河豚。

  想到此处不禁有些好笑,元春别开了脸,打算出去吩咐人熬些驱邪散寒的姜水进来,不想才错身走开,周高昱就攥住了她的手。

  元春回头看他,周高昱掩饰般放开了手,将小桌上的茶端起来喝了一口说:“朕来看看你……”

  元春心知他是不想让人进来打扰,于是也不拘礼,翻身上了软塌,挨着他问:“那皇上歇歇?”

  周高昱点了头,元春就抬手为他松了头发,用了点力道使他躺在软枕上,头则轻轻靠在自己怀里。

  这是个很容易让人放松的姿势,元春默默为他松着肩膀。见他眉头打开了,葱管般的玉指就移到了太阳穴上。

  命穴被触碰,周高昱身体一僵,元春只做没有察觉,手上动作不停。不一会儿,僵硬的身体慢慢放松,元春再看时,人已经睡着了。

  周高昱醒来后,发现自己正伏在元春怀中,女子娇美柔韧的身体透出一股不知名的馨香,夹杂着融融的暖意,竟为自己酝酿出一场难得的好眠。

  元春还在看书,不知看的哪一本,和自己方才进来时一样专注。灯光打在她的侧脸,泛出柔润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摸一摸。

  周高昱这么想着,也就伸手做了。元春因他的触碰而回神,抬手轻轻为他拂去额发,不施粉黛的脸上柔情款款,照亮了因风雨而晦暗的内室。

  此情此景,像极了元春初次侍寝的那天。

  在周高昱眼中,元春外表乖顺,内里却有几分娇气和清高,偶尔不合心意时,还会展露出小小的蛮横,刺人却不伤人,挠的人心里痒痒。

  女儿家耽于情爱,心胸不甚开阔,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周高昱平时也愿意纵着她。

  唯有初见的那个雨夜,元春灯下独坐的画面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和殿选时的清冷美艳截然不同,烛光下的人儿眉眼温和,仿佛骨子里都透露着温和淡然,最抚凡人心。

  今日忽如其来的雷雨,让连日里来的疲惫无力一起涌上心头,进退无据时,那个雨夜的身影,就在心中对他发出了强烈的召唤。

  “你熏的什么香?”,周高昱拉着元春的袖子不着痕迹地细细嗅闻,神态十分放松。

  元春也抬起手来试了试,笑道:“何曾熏香呢,约莫是前几日调好的面脂的香气。”

  “还会调面脂?”,语气里有了几分兴味。

  “旧时家中的闺阁游戏,全仗着好鹅脂,再借一点子花露的香气,用喜欢的花窨了,春秋擦了不生细裂。”

  “好巧思,也难得这般浓淡相宜。”

  元春见周高昱感兴趣,就伸手从炕桌的小屉里拿出一个喜上眉梢的白瓷盒,打开递到他手上。

  周高昱转着看了看,觉得味道大体相似,却远不如元春身上的清远绵长。

  不

  过也没再问,而是坐起身把元春揽在怀里,问她:“这些日子都做什么呢?”

  “插花品茗,调香制酒——”

  “好雅趣!……你不怕吗?”

  周高昱这句话问的突兀,元春立刻反应过来,他在说时疫一事。

  怕吗?当然怕,皇子口鼻流血、四肢青黑尚能得到皇帝的怜惜,宫妃就不一样了。后宫众人谁不在祈求老天怜惜,可是皇帝不是来听真话的……

  “嫔妾不怕,想到陛下在外头,心里很安定!”

  平实的话语和认真的神情,把元春的信任衬托的很动人。周高昱的喉头滚出一阵笑声,震的胸腔微微颤动。

  元春下意识抬头看他,周高昱却将双手紧了紧,搂住了怀中的人,轻轻叹了口气。

  仿佛这因为这一句话,连日里来的疲惫都得到了缓解,人也不如先前烦闷。

  周高昱掌权以来,凡做下的每一个决定都反复思量、认真裁夺。自认无愧于心、无愧于臣民。

  他也的确做的很好,此次的疫症能被快速遏制,堪称奇迹。平安州距离皇城不远,快马不过五日,乘船更快,顺风顺水,两天就能抵达。

  如果朝廷当初没有坚定地把灾民集中收治,而是仍由疫症蔓延,那么不出月余,皇城也将哀鸿遍野,损失不可估量。

  康泰朝也爆发过时疫,彼时是何等的惨烈,即便过去了二三十年,一些老臣们仍旧记忆犹新。

  那时不是没有人提过这个法子,只是康泰一生好名,不肯在史书上落人褒贬,于是直接否决了。

  康泰那会儿还是壮年,上下归心。不比永正此时诸多掣肘。两相对比,新帝的魄力着实让人心折。

  上位者能让属下誓死效忠的,从来不是蝇营狗苟的手段。

  周高昱在这一仗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能力,朝野上下无论立场如何,都为之心悦诚服!

  新皇顺了,太上皇心里就不得劲儿。内外的夸赞之声吵得康泰帝耳朵疼。

  大皇子一病,听到消息的太上皇就借着这个由头把皇帝叫到了养心殿,名为问询,实为指责。

  言语上还有限,不过是些老调重弹。揪住圈禁灾民一事大家鞭挞,说是此举有悖人伦,伤了天和。

  还说皇帝迟迟不肯下罪己诏,这才触怒上苍,累及大皇子。言语间好似十分心疼孙儿,衬得周高昱过分薄情寡性。

  周高昱年轻气盛,从来只将神佛之道作为驭民的手段,本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