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不是很信这话,不过她面上很信,两人自以为默契地没聊落水的话题。
刘顺子在一旁看着这场面,心中又产生了大逆不道的对比。
瞧皇上这耐心的劲头,当真应了民间那句“背后教妻”的老话,这耐心若是稍稍放在先皇后身上一些,何至于走到废后这一步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先皇后的为人,若是皇上当真那么给面儿,只怕后宫的天都变了,连前朝都得看脸色吧!
得!都是命呐……
这一晚上,周高昱没有留宿。
元春说是醒了,身子也是大伤,精力不济,最重要话说完,就沉沉睡去。
周高昱站在床边看了她一会儿,示意奴才们好生照顾,便带着刘顺子回了勤政殿。
路上,刘顺子随侍一旁,眼角余光觑着周高昱的脸色。
宜妃落水一事,皇上远比表现出来的愤怒,若是宜妃最终没醒过来,刘顺子都不敢想之后的事。
这件案子,皇上直接交给了备用处去查。备用处这些年发展迅速,已经久不管后宫琐事,重心都放在前朝,探查国家大事和朝臣密辛。
宫里的这些手段,只要肯花时间和心思,没有不透风的墙。
可周高昱明显没有那么执着真相,宜妃落水那天,就算所有人都知道,云嫔大概率是被冤枉的,刘顺子还是在皇帝的眼里看出了实实在在的杀意。
若不是顾忌宜妃危在旦夕,见血不祥,如今也就没有云嫔了!
今天,刘顺子再次在周高昱眼中看出了杀意,但这意思在进了毓秀宫之后,便成了绕指柔。
显然,宜妃不想云嫔死,皇帝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以刘顺子的角度来看,这是比骤然封后更让人心惊的事!
时至如今,在皇帝越来越独断专行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能轻易改变他的想法。
刘顺子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不想皇帝突然开口,吓了他一跳:
“皇后慈和,不知后宫阴私。落水内情也不宜大肆宣扬,这件事就以刁奴害主结案,对外只说意外!
云嫔留着,看皇后的意思,她愿意出气就出气,想算了就做罢!以免外界多加揣测,横生枝节!”
刘顺子听到此处连忙应是,皇家就是这样,再大的丑事都是轻飘飘揭过,不管外界是否相信,说法只有一种。
一个奴才害了主子,传出去又得生出多少事端,对新后的声名不利。
以刘顺子对周高昱的理解,他是绝对不愿外界质疑皇后的。
这也好,后宫流的血够多了,不必再枉送性命!
云嫔是逃过一劫了,但刘顺子不会以为此事真就能这么过去。
果然,一行人才到勤政殿,皇帝就唤来了暗一,不顾夜色深沉,询问他探查的结果。
“……回圣上,大致有了底,但有些事年深日久,还要些日子,才能得到切实的证据!”
“朕好容易盼到皇后转危为安,你的意思,是朕等的还不够?”
暗一不敢说话,头埋得很低,周高昱的目光似千斤重担,沉沉地压在他身上。
“朕没有那么好的耐性……遂远,你失职了!”
……
第120章
元春醒来的第二天,知道了喜鹊的事。
毓秀宫的奴才争着来磕头道喜,没有喜鹊,元春醒来后赶着来凑趣的,也没有她!
喜鹊是毓秀宫的一等宫女,她不如玉罄沉稳、根基深厚;也不像鸳鸯心里明白,张弛有度。
她忠心、泼辣,敢出头,毓秀宫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她顾着主子的脸面,护着下头的奴才。
某些程度上,她比玉罄等人更得人心,是寂寂深宫里鲜活的生命。
元春落水后,她第一个跳下水救援,最后,也是她死死缠住了越竹,挣扎到了生命的尽头。
元春不知道这些细节,当时的混乱和随后长久的昏睡,让她错过了这一切。
甄瑜和她描述的时候,已经尽可能的平和,元春还是感到了深切的惋惜和难受。
她痛苦的闭了闭眼睛,问:喜鹊的身后事……”
甄瑜担心地看着她,缓缓说:“姐姐放心,她的身后事是我亲自办的……”
元春状态不好,甄瑜没说细节,含糊着一笔带过。喜鹊家中姊妹多,她排行居中,能被送进宫里,境遇可想而知。
她平时从不透露这些,甄瑜是在事后才去打听的内情,怕元春伤心,她赶紧转了话题。
“姐姐这次险之又险,可恨那背后运作的人,居然没有露出半点马脚!”
“这次出手的人,是打定了主意想要本宫的性命,我听玉罄说,小四那边也出了事,多亏你及时赶到!”
甄瑜摇了摇头,说:“也是碰巧,可见此人心思缜密,手段毒辣!”
“你觉得会是谁?”
“难说……细究起来,皇贵妃、德妃、良妃、甚至刘贵人、大皇子都有下手的可能。没有实在的证据,只说心里怀疑,我总觉得良妃……”
元春缓缓点头,说:“不管是谁,此人不除,难消本宫心头之恨!”
“可与越竹相关的人都被慎刑司提走了,慎刑司现在掌握在皇上手中,他态度不明,咱们恐怕力有不逮!”
“皇上的想法,咱们不得而知。可此人既然搞了那么大动静,不可能一点儿蛛丝马迹都不留。先往越竹身上查,小四身边让柱子留心,这两件事必定有关联。
再者,这人恨毒了本宫,此刻见本宫高登后位,必然心怀不忿,她忍不住的!咱们不是衙门开堂,什么都讲证据,一旦此人露出马脚,本宫就要让她血债血偿
!”
“姐姐说的对,这等大仇不可不报。但姐姐刚醒,身子还虚,不宜多加操劳……日子还长,咱们徐徐图之!”
安抚住元春,甄瑜去了外面。她怀疑良妃,早早就让人盯着启祥宫,但她手上人脉有限,所得甚微。
此刻得了元春的示意,她一刻也不愿耽搁,出门就将元春的意思转达给了柱子,顺便提醒玉罄派人盯紧启祥宫!
元春清醒后,礼部呈上了封后大典的时间,周高昱御笔朱批,挑了日子最近的那个。
礼部侍郎此刻已经不想累不累,匆不匆忙了,元春能醒,礼部上下都大松一口气。
否则卫冕的皇后溘逝,这后头的礼法牵扯,他只想想就觉头疼!
礼部侍郎出门遇到了庄父,庄家流年不利,到手的后位飞了不说,自家最近也是麻烦缠身。
就礼部侍郎知道的,这已经是庄父第二次进宫自辩了!
所以说君恩难测,想那贾府才被抄了家,夺了爵,转眼就成外戚了!这才叫难以置信呢!
皇上甚至想给贾政封个承恩公当当,那可是一等公的爵位,礼部侍郎一听就两眼发黑。
废后是原配,她父亲也才封了侯!继后就算出身好些,也不好越过前人去。
幸而贾政有自知之明,自己上表,言辞恳切、感激涕零地辞了皇帝的好意。否则礼部能被言官的唾沫星子淹死!
礼部侍郎心有戚戚地离开了皇宫,一出午门,立刻就有人上前打听情况。
贾家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贵,想攀附的人不少,其中以傅家最为成功。傅大人有眼光,贾家微末时把自己亲妹妹嫁过去了,现在直接成了皇后弟媳。
傅家以后的前途……啧,想想就馋人。这捷径有不少人想走,连此前屡屡被拒贾家四姑娘,如今也让人高攀不上。
宁府名声不好,这些人家要下定决心不容易。封后大典不办,他们心中也打鼓。
围着礼部侍郎,就是想探听情况。礼部侍郎也不是腐儒,皇帝态度明确,他也乐得给贾家抬抬门第。
两方人马短暂交汇,又心满意足地分开。
贾家时隔多年,再次迎来了门庭若市的盛况。王夫人容光焕发,迎来送往之间尽显风范。
凤姐和傅秋芳配合默契,傅秋芳内敛自持,不爱争抢;凤姐喜爱摆弄才干,不畏辛苦。
傅秋芳不忌惮凤姐揽事,凤姐干的尽心尽力,贾琏两口子将家中内外打理的井井有条。
唯独宝玉还是那样,不爱见人,不善经营。贾政倒是想把他带在身边,他瞅空就溜了,倒还不如贾兰沉稳上进。
傅秋芳深知他的秉性,从来嘴上答应贾母王夫人,背地里从不认真逼迫他上进。
无论他是莳花弄草,还是对月伤怀,只要他喜欢,绝不多言。
自己若有了兴致,还会陪他一起附庸风雅。不得不说,宝玉在这些方面的天赋本事,真是别人拍马也赶不上的。
当对他没了期待的时候,会发现和他一起过日子很舒心。皮相佳,性格软,有情趣,没恶习。
虽然心中一时念着林妹妹,一时关怀宝姐姐,但有贼心没贼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