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李广?】
正与大将军卫青一道班师回朝的李广震惊。
排名第三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后代?!
【刘邦:哦?再往上溯源岂不是?】
【秦念:要不说秦汉唐算一家呢。】
【嬴政:……李信?】
嬴政也就是随口一猜。
本以为这句话会被视为违规,却没有受到限制。
【李世民:正是。】
知道血统都被儒家改史改成可疑,这时候李世民必须认祖。
哪怕这么一认,仿佛瞬间矮秦汉一截。
………
李信瞳孔地震。
啊?
李广迷路连累的先祖其实是他?
他虽然败于楚,但并非是因为迷路!
这声誉榜第三的唐太宗李世民,居然是他的后人?!
【刘彻:哈哈哈哈哈!】
【秦念:李广往下是被霍去病射杀、再被你造谣是被鹿撞死的李敢。】
【刘彻:……咳。】
返程路上的霍去病没有回头看李敢。
看着就心烦。
胆敢以下犯上袭击舅父,就该死。
李敢幽幽盯了霍去病半晌,才扭开头。
他的后代是李世民,不跟绝后之人计较。
【秦念:再往下是巫蛊之祸中被你冤杀的李禹。】
【刘彻:……】
把刘彻干沉默了,秦念才回头迫害二凤。
【秦念:除了这位史官编造的“三恨”之言,还有你朝的佛道之争中,法琳为了佛教的利益,宣称李唐皇室的李源于拓拔达阇,而不是柱下陇西,为否定你朝血统一事添砖加瓦。】
【李世民:……】
李世民的无言,是发现原来不仅是儒家在编造伪史,佛教居然也会为了政治利益刻意诽谤。
佛教五戒中的“不妄语”何在?!
李世民直面再兴佛道带来的后果。
【朱元璋:高僧不妄语,法琳之言未必是假。】
【李世民:你在当着朕的面造谣?】
【秦念:谁让你废止你爹的《沙汰僧道诏》,崇佛道的后果看到了吧?这和尚造个谣,就能让后世的皇帝真心实意地怀疑你的血统。】
【李世民:……】
李世民已许久未曾这般大怒。
朱元璋为后世皇帝,甚至是声誉榜前九的皇帝,居然信僧人这等妄语!
更令李世民愤怒的,是他分明清楚僧道极为擅长蛊惑人心。
他却没有干预,反倒认为寺观有利于安抚民心,也能安抚自己之心,故废止《沙汰僧道诏》,修建佛寺为阵亡将士荐福。
结果佛教竟如儒家待汉武帝一般待他?
【朱元璋:秦皇,你如何确定这是谣言?】
【秦念:朕考古的结果,是二凤确实出身陇西李氏。不过朕不好解释如何考古,就从谣言本身辟谣吧。】
现代基因测序的结果,是李唐皇室的父系基因标记属于汉族高频分支,且极有可能源于陇西李氏。
但秦念不能拿基因测序的结果作为论据。
逻辑上来说,嘉庆时期怎么也不可能发展出DNA鉴定的高科技。
那就只能否定“高僧不妄语”。
【秦念:法琳造谣事件对李唐皇室的影响极其恶劣,没有被正史记载,该事件仅记录于佛教典籍。朱重八,你看到的版本里,法琳是怎么在李世民手里活下来的?】
李治眉头紧锁。
法琳诋毁李唐皇室血统,却仅被阿耶判处流刑,是因为法琳是佛教高僧。
阿耶若是直接将其诛杀,必损信众之民心。
法琳死于流放途中,则既达到惩戒的目的,亦不会引发民间不满。
可如今看来,佛教却有可能掩饰真相?
【朱元璋:《续高僧传》中记载,法琳曾于《辩正论》中言“有念观音者临刃不伤”,唐太宗命法琳念诵七日观音,看七日后能否临刃不伤。】
李世民冷眼看着天幕。
若佛教记载法琳当真临刃不伤,那他还真就得试试法琳的“神通”。
【朱元璋:七日间法琳不念观音惟念陛下,言唐太宗光宅四海,即是观音。若唐太宗顺忠顺正,则他不损一毛。】
【李世民:……呵。】
【秦念:朱重八,你确定李世民会因这种诡辩放过法琳?换作是你,你会放过这种骂你祖上是夷狄的和尚?】
【朱元璋:……】
朱元璋无言以对。
若有人谤言他祖上是夷狄,他必诛其族!
让法琳死在流放的路上,那都算心慈手软。
等等,难道让法琳死于流放的路上,就是唐太宗的目的?
【秦念:有念观音者临刃不伤,这句话是不是妄语?】
【朱元璋:……】
在看完汉朝皇帝编的一系列神异,再想想自己给自己编的神异……
朱元璋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这句话属于真言。
【秦念:法琳自己写在《辩正论》的东西,他自己都不信,要诡辩李世民才是观音。他若是高僧,为什么不求真正的观音救他?】
【秦念:要么法琳这位高僧在胡说八道;要么法琳心不诚请不来观音,他算不上高僧。无论是哪种,“高僧不妄语”放在他身上,都很可笑。】
【朱元璋:……】
朱元璋只能沉默。
秦念所言无可辩驳。
【李世民:大唐此后不再尊佛。】
法琳神情恍惚。
先前唐皇只是承诺不信佛道,不修建寺庙道观。
没有说要再度遏制佛门。
但他四年前为了驳斥道家,写的《辩正论》确有“拓拔达阇,唐言李氏”之言。
且已经对外传阅。
是他心不诚,犯下妄语,才招来此番佛门之劫。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劫还没结束。
【秦念:法琳死后,有僧人给他写了别传,这本书应该是被李治给禁了,并没有在华夏流传。】
【李治:朕未禁佛教典籍。】
【秦念:那书应是成于你泰山封禅之后,你是还没来得及禁。】
【李治:……】
【朱元璋:你如何得知此书?】
【秦念:因为这本书在国外流传,如今它又流传回来了。】
李治时期。
彦琮额上沁出冷汗。
他知道这后世秦皇所言之书,极有可能就是他即将编纂完成的《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
秦念所说的这本书,是唐朝僧人彦琮编写的《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在华夏被禁,但收录于国外的《高丽藏》《大正藏》等经文集。
【李世民:僧门毁谤之书,难道不应禁之?】
以为秦念是要指责雉奴,李世民出言维护。
【秦念:确实不该禁。朱重八要是看到这本书里写了些什么玩意,就绝对不会说出“高僧不妄语”这种话。】
【朱元璋:写了什么?】
朱元璋曾剃度为僧,当然清楚僧人非全然六根清净。
故而对佛教先予以扶持,借助佛教引导民众向善。
此后又整顿寺院,管控僧尼数量,又清查全国寺院占地,废除寺观田粮免税之权。
更是以《申明佛教榜册》规定“僧有妻者,许诸人捶辱之,更索钱钞;如无钞者,打死勿论”。
但他设置僧录司,授予高僧官职,也确实有认为高僧不同于伪僧的原因。
【秦念:法琳为了力证李唐皇室是夷狄血脉,先贬低老子李耳,说他的父亲“癃跛无耳”“与老婢野合而生老子”。】
【秦念:然而朕未从佛教以外的任何史书中找出相关史料,朕也不知道这汉朝才传入华夏的佛教,是从哪里考证出李耳是这种出身。】
【朱元璋:……】
【秦念:“至汉成帝时。有李隐抗烈毁上被诛。徙其族于张掖。在路暴死。其奴隶等将其印绶冒凉得仕。所谓陇西之李自此兴焉”——法琳这是装都不好好装啊。】
【秦念:史书上就没有李隐这个人,所以编其名为“隐”;就像因为李耳名耳,他就编造李耳之父无耳。】
第53章
【李世民:朕竟不知佛门高僧竟是这般喜好妄语。】
法琳极为慌乱。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
他可以咬定曾于古籍见过这些记载, 但古籍已遗失。
史籍遗失者众多,司马迁的《史记》亦有部分未能留存至今,这后世秦皇亦无法确定他所言为假!
【秦念:其实以上这些造谣还能诡辩为见过来历不明的古籍, 可法琳造谣“老氏之师号释迦文”,却不知释迦文比李耳还小六岁,两地相隔近万里,他怎么当李耳的老师?】
【武曌:朕见佛教典籍,言释迦文年长于李耳。】
【秦念:假。天竺史料记载释迦文比李耳晚出生六年,华夏的僧人不会比天竺人更了解天竺的释迦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