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_九月有衣【完结】(42)

  如此,尚可。

  ………

  如果在嬴政活着的时候有天幕曝光未来,那刘邦不可能造反。

  就算把汉初四杰、甚至所有的文武班子给他凑齐了,刘邦也没资格反。

  不是秦念重秦轻汉,而是缺乏暗中发育的时间。

  就算天幕说他是汉高祖,就算天下苦秦久矣,刘邦举起反旗时也不会天下人影从——

  嬴政临终前有人劝刘邦造反,刘邦的回答是“待之”。

  现代人不可能比刘邦更懂造反的时机。

  大秦灭六国的文武班子尚在,没被胡亥自毁长城,还没起步的刘邦凭什么去攻打大秦?

  反过来说,如果是汉武帝时期,哪怕是发猪瘟盗贼四起的晚期。

  就算秦始皇带着文武百官穿越过去,只要汉武帝知道他的存在,那也不可能造反成功。

  助朱元璋成事的九字真言中有句“缓称王”。

  在不能自保之时,就被天幕曝光是最后的赢家,丝毫没有低调发育的时间,那就不可能成事。

  但凡是跟刘邦有点私仇、又或是也对天下有野心的人,都会想要先杀刘邦。

  说是众矢之的也不为过。

  如果刘邦藏好?

  那么多六国余孽都在藏,刘邦要藏倒是也能藏。

  但想要藏到嬴政身死,藏到胡亥作大死——

  都有天幕曝光未来,嬴政还会嗑毒丹早死吗?

  下任秦皇还有可能是胡亥吗?

  【刘邦:唉。】

  【秦念:朕替你求情,这不得感恩一下?】

  【刘邦:某在此谢过秦皇。】

  刘邦是真心感谢秦念。

  哪怕秦念不提前告知始皇帝代秦者汉。

  论他的功过时,只要提及入关者王,始皇帝也会知道这件事。

  秦念在论功过之前先让始皇帝抓人,反倒是给了他一条生路。

  当着各朝天下人的面,始皇帝嬴政应不会事后反悔。

  虽说那时的刘季被族诛不会影响现在的他,但刘邦还是愿意领这个情。

  【秦念:沛县萧何,刘邦的好友,顶级文臣。】

  第30章

  由于始皇帝和汉高祖的生卒年有重合, 秦念在聊天群开启之前,就规则限制向甲方确定限制范畴。

  她的人设是始皇后人,那在汉高祖刘邦的话题里是否需要倾向于大秦。

  甲方说让她自己决定。

  秦念还问了刘邦只比祖龙小三岁, 是不是可以把秦朝的事也说出来。

  但甲方表示话题人物时间重合时,不能提及与其他话题人物关系更紧密的史实。

  也就是不能说扶苏自尽,因为扶苏自尽跟始皇帝关系更紧密。

  而刘邦的造反历程,以及与其相关的文臣武将,都不会受到限制。

  【秦念:原魏国户牖邑陈平,顶级文臣。】

  刘邦:“……”

  他虽然领秦念的情,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大臣都要变成秦臣,还是深感无语。

  这都算什么事?

  ………

  刘彻冷哼了一声。

  当然,这次他相当注意, 没让这声冷哼现于天幕。

  不然各朝都该知道他对此相当嫉恨。

  萧何、陈平——

  这就两个顶级文臣了!

  想必张良、韩信这一文一武, 秦念也不会放过。

  高祖之能臣, 竟这般尽入始皇帝的朝堂!

  再加上秦廷本就有的王翦、王贲、蒙恬、李斯……

  刘彻再次冷哼。

  ………

  就连治下不缺文臣武将的李世民,此刻都不得不羡慕始皇帝。

  群内诸帝,恐怕也只有始皇帝能有这般奇遇——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英雄尽入彀中”。

  【嬴政:天下各郡郡尉,凡秦念言及之人, 皆护入咸阳。】

  刘邦时期。

  萧何:“……”

  唉。

  顶级文臣之称, 他愧不敢当。

  陈平微惊, 他不是惊讶于自己跻身于顶级文臣之列,而是惊此列中无张良之名?

  ………

  而始皇帝时期的萧何震惊不已。

  他正为如何助刘季脱困一事焦头烂额,转瞬就看到自己也被秦皇点名。

  年纪尚轻的他,此刻只得苦笑。

  如今只能寄望于现任秦君如后世秦皇那般心胸开阔。

  陈平则喜出望外。

  他深知刘邦绝无可能再行造反之事,如今出仕就只有入秦。

  被后世秦皇定论为“顶级文臣”, 他必然会得秦君重用。

  【秦念:淮阴县韩信, 天生将才, 其才能位居卫霍之上,古今唯一的兵仙。】

  【嬴政:善。】

  卫青、霍去病之上!

  兵仙!

  就算是有着王翦这样百战百胜的将军,嬴政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然,此时的韩信——

  韩母看着不到十岁的儿子,有点怀疑被后世秦皇誉为“兵仙”的韩信另有其人。

  ………

  韩信嗤笑一声。

  兵仙?

  困于囚笼,沦落到与周勃、灌婴这种人为伍,也配称作兵仙?

  【秦念:颍川张良。顶级文臣,有谋圣之称。藏得很好,不太好抓。】

  十日前张良以“太子必定会改成刘恒”劝走吕释之。

  天下初定,张良就有意隐退,这几年已是淡出朝堂。

  也因天幕之事,再度被陛下请回。

  见此言,内心并无波动。

  他不需要秦皇的认可,也不会事秦。

  ………

  “六国余孽?”

  嬴政了然。

  刘邦不可能再行反秦之事,张良却依旧不愿入秦,那就只能是六国余孽。

  谋圣?

  嬴政不怎么在乎。

  如此不辨时局之人,怎配得上谋圣之称。

  【秦念:不过这位谋圣既不能谋其国,也未曾谋天下民,朕以为谋圣之称,或许名不副实。】

  这当然是激将法。

  成不成功就看嬴政的剧本怎么写,秦念只是搭个台阶。

  【刘邦:子房何曾未能谋国?】

  【秦念:朕说的其国又不是大汉。】

  【刘邦:……】

  如果指的是韩国……

  刘邦无言以对。

  ………

  果然是六国余孽。

  嬴政不觉意外,甚至没有命各郡搜寻。

  如此名不副实之辈,他不屑寻之。

  年轻的张良看着洇成一团的墨迹,久不能言。

  他自负才学极高。

  他本不该在乎秦皇对他的定论。

  但——

  “既不能谋其国,也未曾谋天下民”。

  规则三:此群严禁谎言。

  【秦念:回到话题,刘邦,你现在是立国的第几年?】

  秦念没有继续点名文臣武将。

  四个顶级人才足矣,继续盘点就很像在水时长。

  虽然甲方看起来很好说话,完全没有追究昨天话题期间的违规问题。

  但是打工人的职业道德和薪水挂钩。

  显然,甲方给得太多了。

  秦念打算等到刘邦的话题即将结束时,把其余的能臣放在一起发个长评。

  从剧本逻辑上,可以理解为“后世秦皇命人整理汉初名将名臣,待话题即将结束时一并念出”。

  【刘邦:第十年。】

  纵是稳如刘邦,也难免有些紧张。

  声誉榜第二的刘彻都被秦念从开始讥讽到将近结束,而他排名还不如刘彻。

  【秦念:那韩信还没死。】

  【刘邦:……】

  这话一出,刘邦就知道要完。

  淮阴侯很快就会死了。

  然后秦念就会以韩信之死来讥讽他。

  【刘彻:韩信谋逆,诛之何妨?】

  韩信怒目。

  因谋逆而被诛?

  他只恨当初不听蒯彻之言,未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秦念:那你汉朝的将军可真有意思,能造反的时候不反,没兵权时就突发奇想决定反了,判断局势的能力这么差怎么就能功高震主呢?】

  《史记》记载,韩信因谋反被诛。

  秦念不认为韩信真的谋反,不是在质疑司马迁篡改史实。

  汉高祖时期的历史,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只能通过别人的记录获知信息。

  【刘彻:……】

  秦念此言嘲的还不止是被削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的韩信,还有文帝将周勃下狱一事。

  刘彻能说韩信谋反,是因为他从史书上看到的就是韩信谋反,故而没被天幕视为谎言。

  但秦念以此话相讥,刘彻也知道说韩信谋反确实没那么合理。

  【秦念:不过还行,你好歹没把锅推给吕后,把刘邦给摘出去。】

  【刘盈:韩信死于阿父在外带兵平乱之时,与阿父有什么关联?】

  刘邦叹了口气。

  刘盈的确不适合当皇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