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_九月有衣【完结】(3)

  两位皇子均位列天榜?

  ………

  刘彻大喜过望。

  天幕榜二!

  力压高祖皇帝,仅次于始皇帝!

  “朕必是平定匈奴!”

  此时卫青、霍去病正深入漠北发动“度幕”作战。

  战果如何,暂时还无从得知。

  如今天幕报喜,他刘彻位列榜二!

  在这群臣称颂之时,刘彻怡然自得地寻找着太子刘据的名字,然而越往下脸色越难看。

  要是比胡亥的声誉还低……

  没有。

  刘据之名不在胡亥之下。

  他就不在榜上。

  刘彻急忙令人召来太子,又紧急召来太医令。

  在他看来,刘据没能登基,只有早夭这一种可能。

  ………

  刘秀没找到太子刘彊,甚至也没能找到其他的子嗣。

  他眉头紧皱,怀疑未来的自己重蹈武帝覆辙。

  “恭贺陛下,民心归矣!”

  现在是建武十二年。

  刘秀登基十二年,终于平定天下,但民心还未全归。

  天榜初现之时,刘秀的民心仅在天榜中游。

  可当黔首看到声誉榜上刘秀的排名,民心就开始不断攀升,如今已直入前百!

  刘秀眉头略微舒展。

  陌生的刘姓很多,其中声誉民心不乏位在前列者。

  或许不是重蹈武帝之过,而是防惠帝之事。

  ………

  李世民没有为位列双榜第三而欣喜。

  一目十行之下,他没有找到太子李承乾,反而见到了现在才三岁的李治。

  太子天性聪敏,他绝无可能无故易储!

  想到自己是怎么夺取皇位的,李世民更是焦急。

  “宣太子入殿!”

  身处后宫的长孙皇后立即前往幼子所在之处。

  她同样心焦。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何会是幼子登基!

  幼子声誉榜民心榜均靠前,甚至能与汉朝文景两帝争辉,这该如何是好?

  ………

  武曌屏退张昌宗兄弟。

  天榜之上,武姓帝王唯她一人。

  武曌并没有因此感到失望。

  在狄仁杰的劝说下,她已将李哲接回京城。

  群臣皆请求她立李哲为太子,连皇嗣武轮都自请逊位于李哲,可见民心所向的还是李唐。

  天幕上那么多她未曾见过姓名的李姓帝王,也说明她终将还政。

  看天榜刘庄之名,天幕应是以登基后的姓名为准。

  天幕只认“李显”,不认“李哲”。

  只是李显的声誉与民心排名……怎会如此之低?

  低到几乎位处昏君之列!

  还有李隆基是怎么回事,他是李旦之子,又怎会登基为帝?

  在民心榜位列第二,甚至高于太宗皇帝。

  声誉值却是昏君中居下首?

  ………

  赵匡胤面沉如水。

  他没能在榜上找到弟弟赵光义,也没能找到自己的子嗣。

  这个问题不大,赵姓皇帝很多,可能是如汉明帝刘庄一般改了名字。

  也不是因为他被天幕评价为“稍逊风骚”。

  能与唐太宗齐名这是荣幸。

  更不是因为仅在中上游的民心。

  “群成员”列表上的帝王,民心榜上除了秦念李世民这样升无可升的,名次都在上升。

  包括始皇帝嬴政。

  唐玄宗李隆基民心榜位列第二,这民心或许指的是开元盛世之时。

  真正的问题在于赵姓帝王于天榜的排名普遍较低。

  甚至有人比胡亥杨广还低!

  别说前九只有他一人,双榜前百加起来都找不出几个姓赵的!

  大宋后世帝王,怎会平庸甚至昏庸至此?

  ………

  朱元璋正准备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既是因为朱允炆是嫡长孙,也是因为他纯孝。

  可天榜一出,朱元璋就知道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朱棣与朱允炆同在天榜之上。

  是允炆和他的父亲朱标一样早逝,还是朱棣行篡位之举?

  但看到朱棣在声誉榜上的排名远高于朱允炆时,朱元璋已是有意改变原先的想法。

  ………

  朱棣已正式迁都北京,正在大祀南郊,却见天幕悬空。

  “陛下!这是吉兆!”

  民心榜上的名次正在快速上升,足见大明百姓见朱棣名列前九时,皆认为朱棣才是正统天子。

  朱棣笑容满面。

  毕竟不止他排名前九,与父亲同处“群成员”之列,太子朱高炽的排名也不算低。

  孙辈朱瞻基亦在天榜前列。

  显然都属于明君。

  但继续往下看,排名只会越来越低,等见到跟徽钦二宗排名相仿的朱祁镇时,朱棣的面色已经转变为铁青。

  高瞻祁见佑。

  到他的曾孙辈,就要出这么一个废物?!

  “朱瞻基!你生的好儿子!”

  大祀南郊,皇子皇孙自然都在此处。

  “陛下,臣、臣……尚无子嗣。”

  朱瞻基现年二十四岁,在他这个年龄还没有孩子,其实已经算是子嗣艰难。

  这朱祁镇不一定是他的儿子!

  【今日话题:汉武帝刘彻。】

  【相关皇帝加入群聊:刘启、刘弗陵、刘询。】

  刘启是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

  这三位应该就是临时嘉宾?

  秦念打起十二分精神。

  ………

  刘启惊奇地看着刚立的太子。

  任谁册立太子不久,就看到天生异象,太子之名赫然出现在天幕榜二,仅次于秦始皇,都会认为太子为天意所钟。

  谥号为武,又与秦皇齐名。

  必是北定匈奴!

  只是这“略输文采”……

  “彻儿,文事一途亦不可荒废。”

  年仅七岁的刘彻认真点头:“唯!”

  阿母教过他,对于阿父之言,能以“唯”对答的皆以“唯”应答。

  看到天榜之名,王娡大喜,但脸上却不露分毫。

  彻儿的太子之位将无人可以撼动!

  但现今皆在窦太后宫中,王娡依旧小心谨慎。

  她为因疾而盲的窦太后转述天幕异象。

  “不必了,此为异象,吾看得到。”

  ………

  刘弗陵看着自己双榜皆靠前,暗自松了口气。

  上官桀、桑弘羊等大臣因谋反伏诛,朝中再无人可与霍光抗衡。

  刘弗陵不是不知道这于社稷有危,但他幼年登基,又无母族可以仰仗。

  先帝给他留下四名辅政大臣,车骑将军金日磾早年病逝,上官桀桑弘羊二人狼子野心,去年就诬告霍光作乱。

  他识破谗言,却没有追究这二人的过错,就是为了留他们制衡霍光。

  可上官桀竟然勾结鄂邑长公主,欲要废帝迎立燕王,刘弗陵无法再留他性命。

  桑弘羊也牵连其中,遭到诛杀。

  霍光无人节制必然权倾朝野。

  但刘弗陵才十五岁,他没有办法,只能信任霍光。

  如今他天榜有名,且列于前排。

  有“刘秀”这样他所未见却名列前十的刘姓皇帝,更是未见霍姓帝王。

  足见霍大将军忠于汉室。

  ………

  刘询心急如焚。

  顾不上天榜上相当靠前的声誉,以及更高的民心排名。

  他忧心于皇后许平君临产时患疾。

  “天榜……若真有天意,朕祈求皇后平安!”

  女医淳于衍脸色发白。

  她受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显所求,要给皇后投毒,以助其女霍成君成为皇后。

  淳于衍恐惧之处,在于天榜之上有太子刘奭之名。

  太子未易,她欲毒杀皇后之事是否败露?

  越想越是心惊,淳于衍慌忙将附子收好,不敢于此时行投毒之事。

  此时天幕中央突生变化。

  【聊天群发言权限已发放。】

  系统再度发言的同时,群成员上方出现聊天群规则:

  一、常驻组与嘉宾组可获得发言权限。

  二、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三、此群严禁谎言。

  秦念发现这个规则跟甲方给的不一样。

  显然,这不是她需要遵守的规则。

  毕竟她的人设就是假的。

  “两种规则应该是互相印证。”

  即使她之前没有追问出“发言不能前后矛盾”,也能从“严禁谎言”反推出这一点。

  群成员列表也出现了三个分组:

  常驻组10人;嘉宾组3人;观众组0人。

  观众组?

  这个组现在没人,秦念暂时无法判断这个分组的用意。

  而群里已经有人发言,正是今日的话题人物。

  【刘彻:朕的据儿何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