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_九月有衣【完结】(221)

  夫妻之间无此恩,离婚之后无瓜葛,再次状告就视为乡邻矛盾。

  未成年子女归属不按礼法按是否利于孩子。

  实在是有理有据。

  这也是最不利于宗法制度的方式。

  【秦念:未成年子女可以合理管教,但致残致死就该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判刑。若是虐待已成年的亲属,就应以故意伤害罪入刑。】

  此前参与讨论家暴是否应该和离的武周大臣齐齐陷入沉默。

  这位后世秦皇是当真不喜亲亲相隐。

  甚至在她看来,离婚无需理由,家暴应当入刑。

  如此治世,竟是民心居首……

  其实也不难理解。

  弱者的民心,亦是民心。

  虐待妻儿子女的恶徒才是少数。

  【武曌:本朝律法将依秦皇之言修正。】

  【秦念:祖龙,新法修订还应适当降低刑罚年限。】

  【嬴政:可。】

  看着嬴政再度上升的民心,张良怔然许久。

  以往他以为无论秦念如何巧舌如簧,以暴秦治民之法,天下终究会有举世反秦之时。

  可现在他竟然不确定了。

  军功爵制改革、徭役改革,将暴秦最大的危机消弭于无形之中。

  秦法修正,暴君俨然有宽刑之意。

  天下还会举世反秦吗?

  【秦念:新法修订后,原则上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再审,但百万刑徒实在太多了。祖龙,既然今年是大秦一统的好日子,何不大赦天下?】

  百万刑徒热切地注视着天幕。

  始皇帝陛下已经数次言“可”,这次能否亦从后世秦皇之意?

  第165章

  【嬴政:……除秦念所言不赦之罪外, 皆赦。】

  看着民心再升数十名,嬴政却并不高兴。

  因为换言之,就是因小罪沦为刑徒者极多, 多到能显著影响他的民心排名。

  【秦念:遭受连坐的刑徒也可赦免。】

  秦念没有要求各朝废除连坐之法。

  因为在基层治理能力不足、治安不好的古代,连坐制度就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方案。

  且各朝的连坐并不是所有罪行都连坐,一般是关系着谋反、治安、邪教、逃税等特定事项。

  如果能够严格按律法执行,以古代的治安环境,可以说利远大于弊。

  而且各朝只要发展经济,就一定会放宽百姓流动,连坐制度应该会缓慢消弭。

  【嬴政:可。】

  无数刑徒喜极而泣。

  他们知道以大秦官吏的效率,自己很快就能得到赦免。

  “此番大赦,会赦免多少刑徒?”

  李斯对大秦刑律最为了解, 很快估算出答案:

  “应有七十万左右。”

  嬴政:“……”

  犯小罪和被连坐的刑徒竟有如此之多?

  【秦念:至于赘婿、商人、后父、闾左等无罪之人, 以及被放免的奴隶, 应该允许立户,不再论贵贱。但犯法的官吏就应该被优先征发、戍边。】

  【嬴政:……可。】

  看着秦念对犯法官吏的厌弃,嬴政仿佛透过天幕看到小辈的任性。

  七科谪的总人数也就几十万人,本是优先征发、戍边、服庶人役。

  如今兵役制度将改、庶人役已除, 只剩下征发一事……

  嬴政已决定让蒙恬为主将领十万精兵、章邯为裨将领剩下的三十万刑徒北拒匈奴, 顺路攻取朝鲜。

  依秦念之策, 捕匈奴朝鲜之异族入秦为奴,以替换本族奴隶。

  至于百越……

  若是军功爵制不改,嬴政会尽快南征百越,如今倒是不急于一时。

  嬴政正思索何时取百越之地,却见天幕又现秦念之言。

  【秦念:最后一个大兴土木是长城——历朝历代都在指责祖龙修长城为暴政, 但许多朝代也在修长城。】

  【嬴政:……】

  嬴政还没有修长城。

  在得知有办法彻底灭胡之后, 嬴政也不打算再修长城。

  而是决定修筑可以不断向前推进的“堡垒线”。

  十三年后的匈奴将要建国, 嬴政不会坐视其壮大。

  【朱元璋:朕观史书,应是秦修长城时征用过多人口,工期太短,致使死者众多,故而被视为暴政。】

  朱元璋也是修长城的皇帝之一,他只得出言为自己辩解。

  他修山海关时量民力而行。

  此言也是为了提醒始皇帝,即便要修长城,也不应操之过急。

  【秦念:秦长城虽并非新修万里,而是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连接、加固并扩展,但修筑这万里长城确实导致死伤者众多。】

  【嬴政:朕不会再修长城,而意在北扩。】

  长城不修了?

  秦念的第一反应,是祖龙剧本被她带偏了。

  不修长城,怎么抵御匈奴?

  但定睛一看:“意在北扩”。

  这应是祖龙受到堡垒线的启发,决定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隐患,而不是以长城作为防线。

  想到汉初时匈奴的张狂,再想到元朝也没修过长城,再考虑到宋朝不仅没长城,燕云十六州甚至成了辽国的防线——

  彼时的长城不是非修不可。

  【秦念:祖龙壮哉!】

  【嬴政:……】

  【秦念:继续说修长城的后续——当后世发现长城为华夏抵御北虏数千年,将长城视为华夏的精神图腾时,即便脚下是明朝修筑的长城,人们也只会视长城为祖龙的功绩。】

  【朱元璋:???】

  【朱棣:何意?既是明长城,怎会皆颂始皇帝?】

  朱棣坐不住了。

  他也修过长城!

  后人视长城为精神图腾时,怎能忽视大明的贡献?

  【刘彻:后世复秦,自是赞颂秦始皇。】

  刘彻很是不满。

  长城凭什么算是“精神图腾”。

  去病都封狼居胥了!

  大汉既然成就汉族之名,为何精神图腾却是用于防守的长城?

  岂有攻不如守的道理?

  【秦念:这与复秦毫无关联,事实上后世百姓清楚那是明长城。但提起长城,所有人只会想到“秦始皇修长城”。】

  【刘彻:……】

  刘彻知道秦念既然如此笃定。

  那么长城被视作始皇帝的功绩,应是在她复秦之前就已经传闻天下。

  【秦念:其实这得感谢唐朝的文人,将春秋时期哭倒齐国都城墙的杞梁妻,嫁接为哭倒秦朝修的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流传有多广,长城与祖龙绑定得就有多深。】

  【李世民:朕未听说此言……既然是民间故事,官府也不好管制。】

  【秦念:你管不了也不必管,朕只是单纯想要嘲笑朱八八和朱棣。】

  【朱元璋:……】

  【朱棣:……】

  父子二人还真就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也知道这个故事流传得有多广!

  想到后人因此忽视明修长城之功,反倒将此精神图腾尽皆归功于始皇帝,两人皆无言以对。

  【秦念:祖龙,你原本会在两年后派屠睢领五十万军南征百越。但此次出征面临着山岭众多粮道受阻、越人分散难以强攻、炎热多雨肿疫流行等原因,此战未能取胜。】

  祖龙说要北扩,秦念就顺势提及南征百越。

  虽然两线作战不合适,但百越之地自古以来都是华夏的疆域,不能不取。

  【嬴政:当如何取之?】

  郦食其已自请入百越之地。

  百越地广,嬴政派去的使者也不止郦食其一支使团。

  说是使团,却并非出使某个势力,而是皆可便宜行事。

  故而嬴政不能将此事道于天幕,以防百越之人得知后加强防备。

  【秦念:这次应提前命监御史禄修建连接湘江与漓江的灵渠,通漕船后再行南征之事。原本历史上,也是灵渠凿成后才迅速统一岭南。南征军可提前一年到岭北戍守,以适应当地水土气候,并提前准备所需的药材。】

  【嬴政:可。】

  【秦念:彭越是否入秦?】

  【嬴政:是。】

  彭越现在身处军中,分在王贲麾下。

  刘邦话题时,他就被后世秦皇点明籍贯姓名。

  知道此世反秦之事不可行,彭越当然愿意入秦。

  【秦念:他擅长游击战,可以调去南征军中历练。】

  【嬴政:可。】

  郦食其此时已深入百越,其中艰辛苦楚,难以道尽。

  但成果喜人。

  他不仅成为许多部落的座上宾,还以各种方式挑起各部落间的争斗。

  此时种下的矛盾,将在秦军南征之时得到收获。

  百越之地消息闭塞,纵有不少逃难而来的六国遗民,也看不到天幕。

  郦食其不担忧天幕之事为百越人所知,但还是极为谨慎,改名换姓后伪装成看不见天幕、于秦有走私渠道的魏国遗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