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刘陵只想说虽说做事有再接再厉的,但你都功败垂成了一次了,人家网开一面放你们一马,饶了你们这几只蝼蚁的小命,你们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居然还敢拿鸡蛋去碰石头,谁给你们那么大的勇气的?
知道你们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人吗?那可是汉武帝刘彻啊!
秦皇铸骨,汉武画魂,汉人以此为荣。
刚强理直、威疆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刑民克服曰武。
辟土斥境、拓地开封曰武。
你刘安和刘迁究竟是哪里来的信心觉得你上你也行的?刘邦晚上亲自去你梦里托梦给你的吗?真以为吃个仙丹你们全家就能给着你鸡犬升天了吗?
哦,也不能这么说,你们全家都没了,确实和升天差不多。
刘陵边听淮南王妃哭诉自己身为女子对丈夫的无可奈何,一边看着淮南王妃悄悄睁开一只眼睛打量她丝毫不动生死,不为之动容的模样心生气恼。
“母后,你这话骗骗三岁小孩儿还行,可骗不了我。”刘陵一阵见血的说道:“父王对我如此委以重任,女儿深感能力不足,无法为父王分忧,何不让大兄前去长安,大兄身为男子比陵儿行动方便,为父王结交拉拢人脉更加便利。”
“就像母后说的那样,想看着陵儿嫁人生子。可陵儿到底是女儿家,和皇上身边的左右亲信来往多有不便,万一传出些不利女儿的名声出来,日后又该如何?”
刘陵拿淮南王妃的话堵她的嘴,一副油盐不进的态度,淮南王妃气急,伸手就想打人,然而看着刘陵冷冷的看着自己,娇美的面庞上桃花眼里黑白分明的眼睛,霎时间如同一面铜镜般映照出她气急败坏下丑陋又虚伪的灵魂。
淮南王妃放下了准备给女儿来一巴掌的手,冷冷的质问道:“你当真不肯去长安?”
这是她肯不肯去的问题吗?难道不是你们已经做出了决定,只是通知她一声吗?她有选择的余地吗?
刘陵有些后悔留下了,没接受原主的记忆之前,她还以为自己可以躺平享受人生,没想到啊,古人诚不欺我,天上果然没有白掉下来的馅饼,早知道就把原主要说的话听完了,如今是后悔也完了,刘陵根本联系不上原主。
现在不好和淮南王妃这个衣食父母起争执,汉朝奉行孝道为先,无论是淮南王还是淮南王妃都可以用孝道来拿捏她,并且一捏一个准,刘陵想了想,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只能装做无可奈何的模样和淮南王妃斡旋。
原主刘陵是死在了长安城,去长安对她而言就是死路一条,但刘陵现在死乞白赖的窝在淮南也不见得就能好过。淮南王和淮南王后这对夫妻宠爱她是不错,但爱字前面还有个宠字,和帝位相比,儿女都算不了什么,如果失去了一个女儿能给他们换回大汉皇帝的位置,恐怕刘陵早就被他们送到西天了,也不用等到日后和鸡犬处在同一位置。
这样想着,刘陵不禁感叹,原主一家还真是畜生啊。
而她刘陵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既然此处没有生机,那刘陵就去长安城闯一圈又如何,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说不定原刘陵的死路就是她的生机所在呢?
再说了,来都来了,不去看看活生生、水灵灵的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见证一下历史,岂不是枉来这世上了一遭。
下定了决心后,刘陵笑着对淮南王妃说道:“去,为什么不去,父母之命不可违,陵儿理当听从。”
淮南王妃本已经做好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的心思,若刘陵不肯答应去长安做细作,就把人关起来继续饿着,直到刘陵受不住同意为止,乍然听到女儿说自己愿意后,还以为听错了,连问了好几遍,见女儿很是无奈的不想再看她,淮南王妃才满面春风的交代春桃等人仔细照顾刘陵,而后带着人准备离开。
在淮南王妃踏出殿门的那一瞬间,刘陵猛地想起自己目前好似还在禁闭状态中,忙扬声问道:“母后,既然陵儿同意了,禁闭可否解除?”
淮南王妃停步,到底还是有些怀疑女儿是搪塞自己的,等解除了禁闭后说不定人就跑没影儿了,于是忙把淮南王拉出来顶锅道:“关你禁闭是你父王下的令,母后这就去给你说请,只是在这之前你还是先在自己的寝殿里待着。”
想了想,又怕女儿一个人寂寞,看向一旁当柱子般站着的四个丫鬟说道:“先让春桃她们几个在这里陪你吧,等母后给你求了请,解了禁闭令,你就可以出来了。”
第3章 比演技的父女 淮南王妃就仿佛……
淮南王妃就仿佛肉包子那啥一去不复返,刘陵觉得好似在坐牢一般,明明她都已经答应了去长安卧底做细作,怎么淮南王和淮南王妃这夫妻俩还不解除她的禁闭令,把她给放出去呢?
好在经过了之前那一遭,刘陵寝殿外的看守松了一些,只要刘陵不踏出寝殿,别说开窗户了,就是把门窗都打开也行。当然刘陵没疯也没傻,大冬天的,下着雪,她是有毛病了才会打开门窗让自己受冻。
刘陵从早晨等到中午,春桃她们几个把昼食都送过来了,还不见淮南王妃解除禁闭命令的影子。刘陵只得无聊的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世界,自娱自乐,等着等着,早晨喝的那晚米汤根本不顶饿,刘陵的肚子饿的咕噜噜直叫唤,无可奈何之下,刘陵只能屈服在五脏庙的饥肠辘辘之下。
挨饿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刘陵心想。
刘陵本就对汉朝的食物不抱期待,然而等真正开始享用自己的昼食的时候,刘陵才知道什么叫失望之后的绝望。
昼食取来已经有一会儿了,按理说这么冷的天,再加上路上耽搁的时间,饭菜应该已经凉透了,但古人有古人的聪明才智,刘陵身为翁主更是享受了万万人之上的供养,无论衣食住行用的都是最好的。刘陵扒拉过黑底凤鸟纹食盒一看,盒底赫然摆放着点燃的炭火,所以才能一路上让饭菜保持温度。
真是奢侈啊,刘陵吃着肉脯、芦菔(现在的萝卜)、菘(比较小的白菜)等就着稻饭,心下庆幸和她交换身体的是淮南国的翁主,而不是汉朝的黔首,否则别说一日三餐了,温饱都是问题。
饿到谁都饿不到皇室公卿、王宫贵胄。
刘陵不是挑食的人,只要能填饱肚子,饭菜再难吃她也能吃得下去,也幸好春桃等人端上来的都是原主喜欢吃的菜肴,而刘陵又不挑食,虽然所有人都发现刘陵昏倒醒来后脾气好像柔和了许多,也没往换了魂魄的方面去想,只以为刘陵被淮南王妃一通责罚给吓坏了,不敢再闹脾气了,迷蒙中给刘陵找好了理由,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因为不能出门,就算能出去外面也正下着雪,正是寒风冷冽的时候,淮南王接到淮南王妃送来的刘陵同意去往长安的消息后,也暂时没有命令侍卫退下,他和淮南王妃有同样的想法,都是怕刘陵临阵反悔,因此夫妻两个商议等雪停了再解除刘陵的禁闭命令,而在此之前,刘陵只能继续蹲牢房。
刘陵虽然不挑食,但是人无聊的时候就想整点花样,刚好现在下着雪,除了火锅还有什么和雪景最为搭配?更别说淮南王只是让她禁闭,又没不许她点餐。
想吃就吃,刘陵吩咐道:“吩咐下去,吾夕食要用锥斗,让庖厨精心准备。”
一声命令下,底下跑断腿。别看汉朝生产力不行,但是无论什么时代,贵族阶级都是有特权的,更别说皇族了。淮南王可是有封地的实权王爷,自然能享受到最顶级的服务。
比如大棚蔬菜种植。
猛地一听好似只有现代才有,其实不然,秦汉的时候,古人就知道在屋子里烧火维持温度,种植绿色蔬菜等作物以供皇家食用,但还是那句话,底层的黔首吃饱穿暖都难,又怎么有那个物力供养反季节蔬菜呢。
汉代的火锅有个十分文雅的名字,叫做锥斗,而刘陵终于吃到了自己在大汉的第一顿火锅,然而看着宫人端上来的锅,刘陵顿时欲哭无泪,一点继续享用美食的胃口都没有了。无他,因为此时搁在刘陵面前的火锅是青铜做的。
这个青铜锅用三足支撑,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用来保持温度或者随时添碳增火。
此刻,哪怕刘陵面前摆放的火锅食用材料丰富多样,比如牛通脊、牛百叶、牛肚、野鸡、鳝鱼、鳜鱼、海贝、笋、蒲菜、石耳和苏叶等,刘陵也吃不下去了。
有毒啊。
虽然青铜器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制作青铜器时使用的铅确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如果刘陵就这么用青铜锥斗吃火锅,青铜锥斗加热后里面的铅会融入到食物中,一次两次还不明显,长期摄入可能导致铅中毒,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影响,简直就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啊。
等等,她这一天吃的饭菜好似都是用青铜器做的吧?毕竟在古代,青铜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对皇室、王族和公卿而言,刘陵惊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不由自主的反胃想要呕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