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摇了摇头:“我虽然年少时就被举孝廉、入仕途,但我知道自己本来就不是德行高洁的名士。三公之位,乃是群臣之首,我又怎么敢肖想呢?”
阿备无语:“……”
是是是,你一点儿也不肖想三公之位。所以你以后直接废掉三公当丞相了。
阿备想了想,又道:“孟德兄对三公高位无意,莫非是想驰骋沙场,以武功建功立业、讨贼封侯?等到百年之后,墓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曹操又摇了摇头:“兵多则气势强盛,如果与强敌争锋,或许会变成大祸的开始。我不愿挑起祸端。”
阿备沉默:“……”
是是是,希望你以后收降三十万青州兵的时候,你还能想起你现在说的这句话。
阿备想来想去,实在是没辙了,只好道:“备实在是想不出来了。还请孟德兄明言。”
曹操饮下一杯桂花酒,对月长叹道;“操德小才薄,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只怕天下的人都认为操只是靠着父辈的荫蔽才得到的官职,而操只是个平凡愚拙之辈。
因此,操平生的志向是想要当好一郡太守,做好政教工作,除残去秽,用公平之心为朝廷选贤任能,以此建立名誉,让世上的贤明之士都知道我曹某人的德行。”
看着眼前年轻又真挚的面孔,阿备一个激灵,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想岔了。
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演义中的曹操,他们或许多疑狡诈、残暴不仁、轻佻反复,或许多情真挚、一心为国、豪气冲天,或许当了大将军、当了丞相、甚至当了魏王,但那都是以后的曹操,并不是现在在他眼前的这个年轻的、真挚的、平生志向只想要做一郡太守的曹操。
而他穿越到了这段时间、这段历史当中,他小小的蝴蝶的翅膀缓缓扇动,不知有多少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会因他而发生改变。他实在是不应该带着成见来看待现在的曹操。
这样很不好,也很不公平。
渐渐的,眼前二十一岁的曹操的面孔和阿备心中由鲍国安老师演绎出来的曹操面孔渐渐分离,最终成为了两个不同的面孔,再也不会被混淆了。
阿备也心中一松,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备的志向,比孟德兄要小一点、又要大一点。”
“哦,何谓‘小一点,又大一点’?”
“‘小一点’的地方在于,备对于入朝为官没有什么兴趣,对官职大小也没有什么执着。哪怕一辈子当个山野之人,备也能接受。”
阿备将桂花酒一饮而尽,胸中的火焰因着美酒猛然窜高,情绪也不由地变得火热起来,“而‘大一点’的地方在于,备的志向不在于一郡、一地,而在于天下!
备希望能自己的才学为这天下百姓做点实事,让他们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外无兵戈战乱之苦,内无朝廷腐败之害,海清河晏,天下大同!”
曹操眼睛一亮,拍手叫好:“既然如此,那么贤弟与操的志向正好相合!操可以助贤弟一臂之力,贤弟也可以操一臂之力。若有一日操真的当上了一郡太守,要征辟贤弟,贤弟可不要拒绝啊!”
阿备举起酒杯,灿然允诺:“若真有那么一日,备定当尽心辅佐孟德兄!”
“哈哈哈,好好好!”
阿备与曹操同时举起酒杯,在月亮的见证下立下了共同的誓言。
很多年后,这天的场景被记录在了史书中。千百年后,依然有无数的人羡慕两人之间的情义,又有无数的人感慨两人最后的结局。
而“月下立志,折桂知交”,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原来是这个意思吗?
第二天,在曹操恋恋不舍的目光下,阿备和公孙瓒、刘德然一行人一起回到了缑氏山。
在回去的路上,刘德然愁容满面,不住地念叨:“休沐本来只有一日。我们昨日耽搁在了雒阳城中,今日才回学舍。师长历来治学甚严,还不知道要怎么罚我们呢……”
公孙瓒则对此不以为意:“我看不然。咱们没来得及回学舍,那是因为咱们帮曹都尉破了蹇图的案子——这样的事情,既利国利民,又狠狠地扬了咱们学舍的好名声。我猜师长不仅不会罚我们,还会大大地表扬我们一番!”
刘德然侧头思索了片刻,被公孙瓒给说服了,面带喜悦地“嗯”了一声:“还是伯珪兄想得周到。”
公孙瓒喜上眉梢,不由地一夹马肚加快了速度。急速扑面而来的劲风带起了公孙瓒骨子里的边地豪情,他一边呼啸欢喝,一边高声道:“咱们快回学舍,我都快等不及想听听师长会怎么夸我们了!”
然后,他们三个连学舍的门都还没进去,就被卢植给狠狠地骂了一顿。
公孙瓒不服气,反驳道:“师长,我们没能及时赶回来,也是事出有因的。这次是因为刘备为曹都尉破了一件大案子,曹都尉盛情相邀,加之天色已晚,我们才在雒阳城中多歇了一晚。并不是有意拖延。”
卢植冷冷地道:“别人盛情相邀,你们就一定要赴约吗?说到底,你们不过是既贪图享乐,又不把学舍的规矩放在眼里,总想着可以钻空子得便宜。如果我这次真的放过了你们,你们以后别说是学舍的规矩了,只怕连我这个师长也不放在眼里了!”
少年人哪有不爱吃喝玩乐的?公孙瓒等人被卢植直接点破了不能言明的小心思,顿时一张脸羞得通红,全都深深地低下了头,不敢再多说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