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教育警示片是一条被无数人、无数时间验证过的可行之路。
虽然阿备现在身处的是东汉末年,是一千八百多年前。但千年的时光可以改变山川河流、改变国家王朝,却改变不了人类心中热爱看戏吃瓜的本性。
阿备由斗鸡之事联想到此节,便也照猫画虎,排出了东汉版的教育警示片《春又来》,果然效果不错。
阿备深切地知道,自己是借鉴了前人的智慧,才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因此面对众人的夸赞,一点也不敢骄傲自满,真心实意地谦虚谦虚再谦虚。
其他人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他们看见的,是刘备从一件最平常不过的斗鸡小事中,想出了一条破局的妙计;是刘备在没有任何凭依的情况下,果断地允许退田、拿出人力物力排演戏剧;是刘备在大功告成之后,毫无骄矜自满之情。
于是,简雍、孙乾等人对刘备更加信服,佩服他的心细如发,佩服他的敢想敢干,佩服他的不矜不伐。
而这件事落在刘德然、高诱两人的眼中,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刘备排演戏剧《春又来》的一事,实在像极了他当初在雒阳城中散布《血鞋记》的事情。
刘德然和高诱心里有些失落,明明当初《血鞋记》一事是他们两人亲身经历了的,怎么这次就没想到再用这个方法呢?
人人都知道做事要“举一反三”,但往往事到临头了人们只会“抓耳挠腮”。可见人人都懂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对此,刘德然和高诱心里又充满了钦佩,刘备心思敏捷、聪慧过人,当初不仅能写出《血鞋记》,现在又能演出《春又来》。其情、其才、其智,实在过人!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高句骊城的另一侧,张王两位族长在一番气恼之后,迅速地达成了共识。
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第65章 小弟难带
玄菟郡虽然是边陲小郡, 但因为紧邻鲜卑、高句丽两国,所以郡兵的数量并不少。满编的时候,郡兵共有三千人, 分别由三位司马掌管。
经过去年的鲜卑侵扰后,郡兵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但三位司马尚在。阿备来到玄菟郡后, 也没有对郡兵部队进行人事调动。因此, 玄菟郡的郡兵依旧由三位司马掌握。
三位司马分别是徐国徐元邦、陈刃陈长锋、谢驰谢子骏。三人中,以徐国为首。
这天,三位司马正和手下的一众军候、屯长们宴饮。一位王姓的军候突然哀叹起来:“三位司马为国征战多年,守护玄菟郡一方安宁, 是我们众人的表率。可惜, 不久咱们就再也见不到三位司马了!”
众人都奇怪起来, 忙问此话怎讲。
王姓军候便道:“三位司马执掌郡兵多年,对于我玄菟郡来说如泰山般重要。可是这位新来的刘府君,至今也没有单独召见三位司马, 也没有给予抚慰, 实在是不像重视三位司马的样子!”
王姓军候一边说着, 一边拿眼睛偷偷地去看上首三位司马的脸色。果然,随着他的话音落地, 三位司马的脸色都逐渐沉了下去, 眼中的神情也不再欢乐友善, 而是带上了点点忌讳深思。
王姓军候不由地心中一喜。
这位王姓军候原本是玄菟郡大族王家的一位远方旁支, 家道中落,只能靠着做郡兵维生。前几天突然被王家族长召见, 接到了一项挑拨三位司马与刘府君关系的任务, 便觉得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现如今逮住了机会, 王姓军候自然不遗余力地开始行动。
于是,王姓军候趁热打铁,又哀叹道:“在下听说,那位刘府君自上任以来,除了在衙署里处理公务,就是和他那群部曲天天混在一起。恐怕在他的心里,早就想要用他的部曲将我们这些郡兵取而代之了!而这首当其冲的,就是三位司马!或许要不了几日,刘府君就会……”
后面的话,王姓军候没有再继续讲,但是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并且在心里自动地将其补完了。
——或许要不了几日,刘府君就会撤掉三位司马的职位,让他的部曲头目来担任,随后再一步一步地将所有郡兵重要岗位换成自己人,彻底掌控住这支郡兵。
一时之间,众人的心情都不由地沉重了起来,宴席也没有最开始的欢乐轻松。众人又勉强饮过几轮之后,便草草地散了。
三位司马都是贫寒出身,好不容易靠着军功混到如今这个位置上,自然格外珍视现有的一切。因此,一旦想到刘备可能会撤掉他们职位,就心如刀绞。
宴席散了之后,三个人一刻也没有耽误,便在军帐中商量了起来。
“哼!那刘备要是真的要撤咱们的职位,咱们就跟他拼了!我倒要看看,这三千郡兵,到底是听他的,还是听我们的!”
谢驰在这三人中年龄最小,性格也最为急躁。一到了私下的地方,就憋不住心里的话,将心中委屈不忿噼里啪啦统统地嚷了出来。
徐国年纪最长,性格最为沉稳,思虑也最为深远。哪怕到了私下无人的军帐内,也依然没有放松分毫。见谢驰口不择言,立刻打断了他的话头。
另一边,陈刃垂眸思索片刻后,捋着胡子缓缓地道:“子骏的话虽然粗糙,但也不无道理。元邦兄执掌郡兵多年,广施仁德,兵士们无不感念;又屡立战功,将士们各个钦佩。刘府君就算手里有不少乡勇部曲,恐怕也找不到能够代替元邦兄的贤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